內容來自于網絡
吝凱/中國西安
好東西品牌主理人
微博:http://weibo.com/maomaopi2011 微博名:凡人皇
微信:maomaopi1984
官網:無
店鋪:北京798 梵谷藝術中心
星座:變態的處女座
日常作息時間:隨時隨地都在想 工作就是玩 玩就是工作
最常出沒地(在哪里能偶遇你):網絡
最常打開的手機應用:電話通訊錄
追的劇:所有美劇和英劇
常買的雜志、刷的網站:360design brand, 生活,網站:全是國外的像 be , in 國內就是站酷 古田路9號
錢都花在了:錢都交給了老婆 我們一般不花錢
工作之外的愛好:旅行
如果你能馬上學會一項技能,你希望是:成為上帝
你心中最理想的居住之城:海邊
個人榮譽與獎項
2012 Italy A Design Award 銀質獎
The 23th International Poster Biennale (IPB)波蘭華沙海報節入選
2012-2015 Asia_Pacific Design 年度入選
2012年中國插畫雙年展全場大獎
2013 The 9th MACAO Design Biennale 優異
2013 IX International Eco-poster Triennial "the 4th Block"優異
2013中國包裝設計大賽全場大獎
Germany Mut zur Wut 2013 參展
2014 入選the USA ADC YUANG GUNS 全球80后華人設計師100位
2015 Red Dot Award 德國紅點視覺傳達
2015中國元素銀獎
Pentawards2016概念類入選
/貴精與求新/
Q:現在的設計團隊有多少人?
吝凱:3個人。優衣庫作為全球的品牌,他們的團隊也只有4個人,我提倡只招精的,不招廢的。作為設計團隊,首先節省了成本,增加了辦事效率,也更好把控局面。做每期產品之前,我的壓力都非常大,需要不斷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和積累經驗,做出來的產品需要在專業角度和商業角度都要兼具。
Q:您比較滿意的作品是什么呢?
吝凱:漢字里是有一些寓意的,繁體字更飽含感情。“端午新說”,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樣子,里面基本都是繁體字,這算是我對中國文化的一點響應。而且設計的作品不單經過了市場的檢驗,專業也得到了認可。國內很多的設計師的產品得到專業認可,但是一旦上市的話,一個公司都很難扶持到盈利。
我覺得一個設計師如果幫客戶解決問題并且為公司盈利賺錢了,那他就是一個好設計師,而不是只停留在意向理論上面,這是我做“好東西”的最終理論,將專業凌駕于商業上面,而且是接地氣的解決。
-端午新說-
-好東西之粽行四海為家-
-大魚海棠-
-猴子撈月-
Q:近兩年“好東西”的好品質也積攢了許多好口碑。未來有什么規劃呢?
吝凱:我想要在手機平面上面建立一種視覺信息的變相處理,將中國整個平面類的東西與科技相結合,而且我們正準備嘗試這個方面,用創客的模式去運營“好東西”,使平面設計和室內設計與高科技永遠的結合,我想要讓“好東西”變得更吸引人,并且把抄襲者永遠的甩在身后。我想如果成功了對于整個設計圈來說都是一種新的沖擊。
/創客與品牌/
Q:會鼓勵大家做創客嗎?
吝凱:我現在有兩個身份,我算是半個集客。國家目前是鼓勵大家創業的,但是我不是非常認同,因為太苦了,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4個小時,比設計師還辛苦。這就是我一直說的為什么不要盲目的去復制,因為你不了解自己適合什么,你選對了就覺得很順利,你選的不對就會覺得很辛苦并且困難。
Q:品牌在您的心目中是一種什么樣的概念,是否需要隨著媒介的變化而變化?
吝凱:品牌不會隨著媒介的變化而變化,媒介只是一種工具載體,真正的核心還是存在于實體之外的意識和視覺。現在很多人把網絡當成新營產業,但是我覺得對于老品牌而言只是多了一種生活的手段,這種形式只是這個品牌適應了當下社會的主流,只有適應主流才可以獲得盈利。
/設計感悟/
我們幾個年輕人之所以做好東西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代設計的沖擊造成的現代流行趨勢,正是中國審美的畸形發展。因為我們接受的教育是純西方,也就是說我們雖然生在中國本質上學的是西方。所以老文化的不重視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把現代設計做得再好那也不是我們的,老祖宗留下的那么多好的東西不去發展,反而去做別人家的東西,我覺得很可惜。我們學習西方的現代教育和美學為的是更好的傳承老祖宗的文化,這才是中國設計要做的。所以我們愿做設計實驗的先行者。
老文化不是簡單翻新也不是簡單拷貝。這就是中國文化元素實現在現代設計里的最大難題。中國文化不能做的千篇一律所以每一次的文化元素發掘都不是在形式上的。有時候是中國文化理念的注入有時候是過去事物形式的注入。與粽不同和端午新說就是兩個極端的文化注入例子。與粽不同注入的是過去文化事物,在老嘉興粽子都是放在蒸籠蒸的。端午新說則是文化理念的注入,粽子和屈原沒有關系,這些理念的東西遠大于包裝本身。
雖然不是億萬富翁,但目前自己經濟是可以獨立的,經濟觀念很簡單,不愁吃穿喝的前提,怎么好玩怎么玩,要玩著賺錢,要玩著做好東西,更要玩著傳遞老文化。逍遙自在,自己做自己甲方!讓每一次的時間消耗更有意義,拒絕不適合自己的甲方,讓自己的效率轉化的更有價值,這是我們也是好東西正在做的,運營了一年,內心很飽滿也很滿足。將來還要做下去要做的更好。錢和盈利還有公司大小說明不了你的牛逼,只有你是否在老百姓心中這才是真牛逼。所以做更有意義的設計才是我們要做的。
去年一副對聯成立了好東西,轉眼間已經一年有余。還記得去年十月份合伙人找到我說要做一次。兩個人心驚膽戰的就在一個賓館里面敲定了。結果,這一做便是一年。
我們必須承認,這一年我們走的風風雨雨。快樂和淚水總是成正比的。嘲笑和諷刺甚至懷疑都曾有過。有人說我們是為了掙錢,我們表示呵呵!有人打著我們的旗號騙錢,我們也表示呵呵。再著有人故意刁難好東西,我們也表示呵呵。走在最前面,作為先行者這些磨難在我們眼中都是小事。
不過這一路上,還好有你們。不管我們失沒失水準不管我們出現了什么狀況,支持我們的關心我們的,在這我們好東西團隊對大家說聲謝謝!
我們一向不愛按市場套路出牌,我們更不喜歡隨波逐流。我們會把一半利潤給留守媽媽們,就不怕什么流言風語。我們做東西的初衷起初就是傳遞文化。這個永遠不會改變。
我們不會做什么營銷,有人說我們營銷做得好。我們一直在笑,我們一年零成本投入營銷,何來營銷!?我們只知道一個王道:把產品做好。
當我們設計師,或者說有能者。一旦把錢擺在首位,你心中的那份初心已經蕩然無存。何談什么匠心!?
我們只想把文化年輕化。傳遞開來如此簡單而已。
我們不是匠人也不是設計師,我們喜歡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所有文化,我們覺得但凡站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有義務將這些文化以自己的方式和語言發揚光大。當然,有人說我們吃老一套。我想問是嗎?現今文創何為文創。膚淺亂造丟本質。這不是文化的正確傳遞方式。我們不是絕對正確,但我們所做是我們認為最合理的。有傳遞有感觸。
所有贊美背后都是淚水和汗水的集成。每次光閃閃的帖子背后,是幾個人無數次通宵承受巨大壓力得來。每次看看很多人說還能再便宜嗎?這句話都為中國市場的思維定勢感到羞愧!我們沒有增加設計價值保住產品的售價合理性,卻得到了更多市場的壓榨。對此我們寧可不賣也不會妥協!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市場上所謂動不動就上千的設計師產品與好東西的價值。我們不怕比。良心而為,又有何畏懼!
我不是文人,我們幾個人都是一幫賤人,悶騷的也有。就像好萊塢大片里講的一樣,拯救地球的都是一些看上去不怎么地的人。文化在心,不在身體以及外表。就像濟公一樣,修佛不休身,只修心。在不在心里才是真實的。
做事要做的有意義,這樣你才不會覺得這個世界空虛。到老了,你有大把大把的有意義的牛逼可以去吹。重點是有意義,這才明白,當初我們幾個做好東西的堅持是對的。錢一輩子能賺多少,但做有意義的事情你一輩子能做幾件。所以自此我們特別珍惜每一次做的東西。傾盡全力在所不辭。唯此才可安心。
早晚有一天你會老去,變得無力應對。
唯有內心的富裕而強大,足以抵抗世界給你帶來的空虛。
做有意義的事情,這一生能做幾件便做幾件。
好的東西便是有意義的存在;
有意義的存在才是好東西。